“在2025年零基预算编制中,通过‘绩效+预算联审’机制,清理低效无效项目252个,压减项目预算17亿元,一般性支出同比减少1.3亿元,节约财力重点投向‘三保’支出及大事要事保障等关键领域。”
近日,财政部网站刊文介绍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财政局严控低效无效投资的相关做法。
上述文章披露,经积极主动谋划,呼和浩特市被确定为内蒙古“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及“落实习惯过紧日子要求”专项试点地区。呼和浩特市将过紧日子作为预算编制长期坚持原则,在保障党政机关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市本级公用经费按定额标准压减20%,非刚性支出按上年决算数5%压减,腾出财力用于“三保”支出等方面。另外,严控“三公”经费,2024年全市“三公”经费支出继续保持“零增长”。加强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情况监控,对偏离目标较大、效果实现较低的项目及时纠偏,2024年开展30个重点项目事中评价,收回低效无效资金5.3亿元,及时纠偏止损,避免闲置浪费。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开展专项整治,从严管理政府投资、民生政策备案、资产配置及政府采购等7方面,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整改成效。
呼和浩特还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严控低效无效投资,对已形成的大额项目支出探索节约路径,将节省资金用于民生急需和重点领域。2024年以来完成财政投资评审项目148个,节约财政资金26.8亿元,核减率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