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0日,由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呼和浩特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呼和浩特市摄影家协会承办的“时代・印记——2025呼和浩特摄影周”圆满落幕。本次活动自今年3月启动,历时半年,通过系列主题展览、基层采风、学术研讨、专家讲座与影像征集等多种形式,以影像为媒介,全方位呈现呼和浩特的历史文脉、时代发展与城市精神,累计观展人次保守估计达20万,成为本年度北疆地区极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

深入现实捕捉脉动,采风创作扎根时代现场
摄影周高度重视创作与现实的双向联动,呼和浩特市摄影家协会以“镜鉴时代 影绘青城”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多轮主题采风创作活动,引导摄影家深入城乡一线,捕捉真实、立体、发展的青城形象。

2月12日(元宵节),联合清水河县摄影家协会,聚焦元宵非遗社火表演采风,留存传播民俗风采。

3月22日,聚焦2025托克托县黄河开河活动,展现黄河文化,为摄影提供特色素材,助力文旅发展。

3月29日,聚焦“乐享精彩赛事 寻味中华美食”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体育赛事“进景区 进街区 进商圈”活动,摄影师们以自己的艺术创作思路为出发点,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了这一精彩纷呈的活动场景。

4月18日 ,深入乌素图景区,用镜头记录呼和浩特的自然之美、人文之韵与发展活力。

5月24-25日,组织会员开展首府“32 个新潮地标打卡地”采风,记录城市发展新貌。

6月2日,市摄协联合和林格尔县摄协,50余名摄影家采风,捕捉当地风采。

8月13日,30余位骨干摄影家赴大黑河、八拜湖开展生态创作,记录人与自然和谐画面。

8月17日,各旗县区会员走进武川县,以 “自然与人文” 为主题,展现乡村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新画卷。

8月31日:市摄影家协会联合土左旗摄影家协会,走进敕勒川开发区,用镜头记录当地文化、农业、物流发展实践。

9月9日,摄影家深入乡村,记录农民丰收节与农文旅项目,展现乡村振兴活力。

10月4日,组织百名摄影家走进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明长城等地,用影像展现首府的自然生态与人文底蕴。

10月12日一18日,组织80余名会员深入哈达门、井儿梁、九龙湾、圣水粱等大青山沿线采风,展现北方秋季风光。

从元宵非遗社火的民俗传承,到黄河开河的磅礴神韵;从城市新潮地标的活力展现,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从生态湿地的和谐之美,到金秋山林的壮阔诗意,“镜鉴时代 影绘青城” 系列采风活动以时间为轴、以镜头为笔,全方位、多维度勾勒出呼和浩特的自然禀赋、文化底蕴与发展活力。近一年时间里,呼和浩特市文联、市摄影家协会联动各旗县区摄影家协会及 vivo 等社会力量,组织数百名摄影爱好者深入 20 余个采风点位,用数千帧影像定格城市发展的关键瞬间,既为摄影艺术创作积累了海量优质素材,也为外界了解青城、走进青城搭建起直观立体的视觉桥梁。
这场持续全年的采风行动,不仅是一次艺术创作的集中实践,更是一场文化传播与文旅推广的生动实践。摄影家们捕捉的非遗文化影像,助力传统民俗在新时代焕发生机;记录的乡村振兴场景,展现了青城大地的民生温度;呈现的生态与城市发展图景,进一步提升了呼和浩特的城市美誉度与吸引力。未来,这些凝聚着创作者心血的影像作品,将成为传播青城文化、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持续为呼和浩特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动能。

影像见证时代,多元展览构筑城市记忆图谱
摄影周以“时代・印记”为主题,精心策划四大核心展览单元,构建起层次丰富、脉络清晰的视觉叙事体系:
“繁华竞放——新时代全国摄影精品展”一呼和浩特巡展,汇聚近十年来全国摄影艺术展、中国摄影金像奖等顶级赛事精选的150幅佳作,展览作品内容题材广泛、视角丰富,集中呈现新时代新征程上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巨大发展变化和人民群众蓬勃奋发的精神风貌,以及生动感人的百姓故事。既有传统影像的具象表达,又有融入深度思考的创新探索,呈现出中国摄影艺术生机勃勃、繁花似锦的壮阔景象。



“文明有我・画说青城”摄影大赛集中展示180幅本土作品,作品以城市文明和生态建设为切入点,多维度展现了青城的绿色风貌、产业动能、乡村新貌与温情人文。展览以影像为桥梁,让那些蕴藏在市井烟火、融汇于发展进程中的文明故事,与观众温暖相拥,以真实而细腻的画面,定格城市日常中的闪光瞬间与时代变迁。


“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呼和浩特红色题材图片展,精心遴选116幅珍贵历史图片和22幅反映新时代呼和浩特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摄影作品,真实记录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呼和浩特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的光辉历程。


“呼和浩特记忆”一纪实图片展,汇集了166幅珍贵历史影像,以1999年以前的老照片为载体,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影像,深入挖掘并呈现了呼和浩特丰厚的文化底蕴。展览通过“岁月留痕 青城旧影”“市井烟火 巷陌温度”与“发展印记 奋斗乐章”三大单元,引领观众穿越时光长廊,在泛黄的相片中重现老街旧巷与传统生活场景,唤醒公众对这座城市发展的共同记忆与情感共鸣。


专家引领提升,建构摄影与社会的对话平台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5月17日至18日,呼和浩特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呼和浩特市摄影家协会在内蒙古美术馆成功举办2025年度第一期摄影培训班。本次培训吸引了全市180余名协会会员及摄影爱好者,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助力提升本土摄影人才专业素养。

9月14日,摄影周重要活动“专家面对面”在内蒙古美术馆举办。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赵迎新以《摄影的社会学想象力》为题,阐释影像作为社会记录与批判工具的深层价值;

北京服装学院摄影系主任、金像奖得主董冬则在《视觉与风格》中探讨人工智能时代摄影艺术的创新路径。活动吸引全市200余名摄影从业者与爱好者参与,推动本土摄影理念焕新与创作水平提升。

本届摄影周不仅是一场艺术展示,更成为塑造城市认同、传播时代精神的重要公共文化活动。同时,通过多元传播有效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这场盛会不仅是摄影艺术的交流平台,更是呼和浩特文化建设成果的集中展示。
据统计,各展区累计观展人数保守估计介于20万-30万人次之间,引发市民广泛共鸣与社会各界高度评价。活动通过影像的力量,有效提升了呼和浩特的城市美誉度与文化软实力,为北疆文化品牌建设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筑注入持续动能。
摄影周虽已落幕,但其引发的关于城市记忆、时代变迁与文化认同的讨论仍在延续。未来,呼和浩特摄影周将持续打造成为立足本土、辐射全国的专业影像平台,以更多元的视角、更深刻的主题,记录时代发展,书写青城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