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回民区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坚持以“服务化思维”抓党建,以便民利民、服务发展为着力点,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实现党建与政务服务工作深度融合,以“党建领航”带动“服务提效”。
区党群服务中心位于回民区政务服务大厅,建筑面积约4400平方米。截止目前,回民区政务服务大厅共进驻25个部门,设置窗口50个,进驻各类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932项,实现线上线下“应进必进”、服务模式“一窗受理”。
2024年,为了更好地融合党务政务工作,打造宣传展示和便民服务于一体的阵地,中心投入了近20万元进行了升级改造,增添了便民服务的休息区、电子屏展示查询设施等,并结合回民区特色对基层党建、办好“两件大事”、政务服务特色工作、支部建设学习专栏等内容从多个角度做了展示宣传,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服务体验,同时从软件硬件两方面营造了办事“很舒心”的环境。
党建和业务互融互促方面
该局牢固树立“围绕政务抓党建 抓好党建强政务”的工作理念,坚持以党建引领为切入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探索“党建+”融合工作法。把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推动政务服务和提升党员干部能动性等有机融合,持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一)党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1、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 工作,全面实现综合窗口受理。
该局引进专业第三方服务团队,将按部门、按事项分散设置的受理窗口进行整合,推动分部门“多窗式”服务向跨部门“一窗式”服务转变。着力打造企业服务专区,整合企业登记、印章刻制、银行开户、社保登记、发票申领等多个环节,并提供惠企政策信息、批前辅导、企业定制、企业洽谈、信用查询、法务咨询、诚信投诉举报受理等服务。目前共进驻25个部门,设置窗口50个,进驻各类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932项,其中三方综合受理窗口 3个,事项189个;企业专区服务窗口6个,事项268个。实现线上线下“应进必进”,服务模式“一窗受理”。
今年以来,累计综合窗口受件量8198件,企业专区受理量6285件,帮办代办1467件,上半年收到企业群众表扬信、感谢信共计97封,锦旗6面。
2、拓展政务服务体系,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深化“政银合作”“政企合作”。
深入开展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今年组织全区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召开全区帮办代办服务工作机制的培训会两次,三级帮办代办件累计提供服务6196人次,外宣信息749篇。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服务领域,目前已增设21个银行、电信等运营公司政务服务网点。
通过构建新体系,实现企业开办等7 个事项跨域合作,为企业打造“全链条”政务服务环境,极大程度提高了企业办事的便利度。上半年,我区新登记成立企业1608户,电话回访1367户,满意率达99%。
3、推动各类事项标准化,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
2024年上半年,该局牵头组织全区各政务服务部门分别完成了自治区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审批结果样本规范事项1102件;“同城通办”事项标准化梳理255项;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涉及的16个本级部门,四类659项均已完成认领;共承接市级下放事项236项;2024年通过“高效办成一件事”受理系统受理“开办餐饮一件事”、公民婚育一件事等共计12个主题事项,共办结421件。
4、推动政务服务“质效提升”。
制定了《回民区关于全面提升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服务效能实施方案》并通过区常务会研究通过,并完善了《回民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人员工作标准》《回民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人员管理考核工作细则》和《回民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流程表》等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全面提升窗口服务效能,以“小切口”撬动政务能力“大提升”,更好满足企业群众办事需求。
安装“好差评”评价器及配套的叫号系统,公示窗口工作人员相关信息。依托“好差评”系统、12345便民热线、“办不成事”和“诚信建设投诉”窗口多渠道征集企业和群众意见、建议,作为提升服务质效的抓手。
依据实际情况编制“周末延时服务事项清单”,对外公开公示并实施动态调整,合理开设延时服务窗口。此项业务上半年办件量875件。通过转换角色、变换视角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一共办理了18个业务。
(二)党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面
一是牵头成立了回民区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并组织召开调度会议,对优化营商环境问题整改工作作出专题部署和调度。
二是根据2023年度优化营商环境评估报告和测评体系中涉及我局5项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整改工作,目前全部整改完成。
三是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探索适合区情的改革。印发了《回民区“一业一证”改革实施方案(2.0版)》,在全市作为试点单位推行了“一业一证”改革;在全市首次利用“全区通办”平台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企业迁移地址变更”;在全自治区率先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企业破产信息核查一件事”案例落地;建立企业恳谈会制度,并召开两次政银企恳谈会,切实解决了多个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和需求。
四是推动政务服务“进校园 促创业”,与内蒙古财经大学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向财经大学提供实习岗位。截止目前,已接收4批共计50名财大实习生到政务大厅实习。
五是制定并出台《回民区企业服务专区工作方案》《回民区帮办代办工作方案》《回民区市场主体住所登记便利化、集约化工作机制(试行)》实施方案等其他一揽子优化营商环境配套工作方案。
聚焦“党建+帮办代办”,提升服务质效
该局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行“咨询引导+帮办代办+窗口服务”模式,为企业群众提供暖心、贴心、省心的政务服务。在回民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为民服务台”,组建“红绶带助企服务˙帮办代办”队伍,为办事人员提供“一对一”咨询引导服务;在回民区各委办局、综合保税区、大健康产业园等设立“助企服务˙帮办代办”服务网点,设置专窗,组建 50 人的专员队伍,推进“助企服务˙帮办代办”工作向基层延伸;将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等企业开办环节纳入“全程帮办”范畴,按照“一窗受理、限时办结、统一出件”的流程,为企业群众提供免费复印、免费邮寄、免费帮代办、免费印章刻制和免费税务UK设备“五免”服务,并主动提供延时服务等个性化服务,不断深入群众、贴近群众,用心用情彰显政务“温度”。
2024年以来,回民区着力推进了营业执照登记、工程项目审批、食品经营许可证等268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的“助企服务˙帮办代办”,为 2200 余户企业提供了免费帮办代办、助企服务;通过综保区“帮办代办窗口”为注册资金累计10 亿元以上的100余家入区企业办理了全流程设立登记;在21 家商城商厦、市场开展“帮办代办”专项服务50余次,服务市场主体600余户;办理“延时服务”500余件,让更多办事群众享受到政务服务带来的便捷办事体验。
聚焦“党建+特色服务”,推动试点创新
该局聚焦便民利民,将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员同志示范引领作用,带头破解工作难题,深入推动各项“政务惠企服务”试点创新,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为推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落地见效,内蒙古尊凛房地产有限公司的地址迁移变更事项在回民区政数局顺利通过“全区通办˙高效办成一件事”模块办理完毕,这一事项的完成标志着呼和浩特市首例“企业迁移变更一件事”案例在回民区落地。同时,我局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积极探索适合回民区区情的改革,印发了《回民区“一业一证”改革实施方案(2.0版)》,在呼和浩特市作为试点单位推行了“一业一证”改革。在此基础上,依托国家协同监管平台和“信用中国”网站率先在回民区政务服务大厅开通“信用修复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统一信用修复标准、明确信用修复流程、建立协同修复机制,实现信用修复线下“只进一门”、线上“一网办理”,满足企业所需、所盼,为企业发展增信赋能。“信用修复高效办成一件事”开展以来,回民区已对290家经营主体进行了信用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