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财经 > 金融故事

红色创投有“椅”靠 民生福祉大“坐”为

  在社区治理的画卷里,每一处细微的改变都承载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日,由准旗人社局认领的红色创投项目——“小小爱心椅 满满幸福感”在兴隆街道嘉烨社区世纪嘉城小区落地生根;让“小座椅”成为“大民生”的温暖注脚。

  “要是楼下能有个歇脚的地方就好了!”一句日常的感慨,成为社区工作的“风向标”。社区通过入户走访发现居民对公共休憩设施的需求迫切。为此,社区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将爱心椅安装纳入“红色创投项目”清单,并被准旗人社局及时认领。随后社区和准旗人社局通过实地统筹规划选址、确定款式及数量,力求让每一把椅子都“安得其所”,在世纪嘉城小区内安装70余把爱心椅。

  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人流特点和居民活动习惯,社区在选址上颇费心思;在小区广场、花园小径旁增设休闲椅,为散步居民提供歇脚处;在健身器材区、儿童娱乐设施附近放置休闲椅,方便陪同老人、儿童;在架空层等阴凉区域设置休闲椅,打造雨天闲聊、夏日纳凉的“舒适角”。

  安装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全程跟进监督,确保座椅材质安全、结构稳固。“这椅子坐着舒服,还不占地方,以后带孙子下楼玩再也不用自带小凳子了!”居民王阿姨的点赞,是对社区工作最朴实的认可。

  小小休闲椅,考验社区治理的“绣花功夫”。为避免设施“重建设、轻维护”,社区通过“铁三角”治理模式,安排楼栋长定期巡查,及时处理破损、脏污问题;同时,通过网格群呼吁居民爱护公共设施,共同守护“家门口的温暖”。

  一把椅子,丈量着社区治理的精度,也传递着民生关怀的温度。嘉烨社区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红色创投为契机,用“小设施”撬动“大幸福”,从居民的“急难愁盼”出发,用一桩桩实事、一件件小事,编织更有质感的社区生活图景,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在“家门口”收获触手可及的美好。(王丽飞)

编辑:王亚茹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