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我厂新能源项目进展顺利,光伏发电项目规模达到4416kW,日发电量达到11860kWh,年累计发电达到228万度……”4月30日,采气三厂工艺研究所陈修龙在向笔者介绍绿色新能源项目取得成效时说道,这是采气三厂在大力实施低碳发展战略,建设绿色气田的一个缩影。
面对沙漠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采气三厂持续改善矿区生态环境质量,不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开发一片、绿化一片、保护一片。作为主力产气区的桃2区块,曾经每年春末夏初都是黄沙满天飞,现如今,在沙尔利镇边上的防护林、碳汇林整齐划一,郁郁葱葱,绿色的面积在向沙漠腹地扩展延伸,荒漠中的绿洲,美得纯净,远处的气井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这是采气三厂打造生态气田“井景相融”的一个“高颜值”画面。
采气三厂作为长庆油田天然气生产的主力军,不仅疾驰在生产建设的“快车道”,更要架设起绿色发展的“高架桥”。“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环保优先”,思想决定观念,观念决定思路。采气三厂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党委生态保护议事制度,切实履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对各类风险进行辨识评估,分级分类制定防控措施,打造界面清晰、综合联动的工作格局。近年来,这个厂始终把握绿色生产契合点和最大效益切入点,将绿色发展理念传导至生产全过程,全面提升清洁能源供给能力。
面对越来越严厉的安全环保政策,采气三厂不断强化“红线”意识,上好思想、制度、监督“连环锁”,下好全员、全要素、全方位“一盘棋”,让员工时刻从内心强化对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行动,进一步夯实安全环保根基。针对生产现场点多、线长、面广,大多散布于千里戈壁,其间分布有盐碱滩、湖泊等地貌,地形复杂多变,生态环保监管难度大的挑战,采气三厂创新环保监督方法,通过安眼工程等手段,对所辖生产区域进行24小时远程监督,形成“三维立体化”可视监督网,利用“无人机”“卫星图斑”等手段对偏远地区进行再排查,达到全区域监控无死角,提升生态环境信息化监管能力,实现了风险隐患的快速感知、实时监测及超前预警,全面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同时加大绿色转型步伐,加快建设新能源融合发展的“低碳能源生态圈”,仅2024年,投运光伏2.7MW、发电495万度,闪蒸气年回收量从285万立方米到900万立方米,VOCs治理场站投用从3座到10座,等离子火炬安装从1具到4具,积极参与“风光气储氢一体化”多能互补新能源基地建设,推动天然气开发向“风光发电、绿氢、储能”等多元供能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之路。
生态,关乎人类命运,关系美丽中国。2025年,采气三厂将坚持天然气新能源发展并重,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对内与向外并举、质量与速度并重,加快推进新能源5方面18项工程,加快苏里格第三天然气处理厂零化石能源消耗示范工程、苏里格指挥中心零碳生活示范基地建设,让气田也是“绿电气田、绿氢气田、地热气田”。(袁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