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财经 > 保险

【3·15宣传打击非法中介】太平人寿提醒您:警惕非法中介,守护保险权益

  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太平人寿的工作人员特别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警惕非法中介,守护保险权益。这里,通过一个真实案例,揭露了非法中介诱导消费者退保重购的陷阱,让大家深刻认识到轻信他人和轻易退保的风险。

  案例详情

  某保险公司的客户李女士(化名)接到自称某“专业保险服务机构”人员电话,对方称能帮李女士优化现有保险,将一份已购买多年的长期重疾险以“收益更高、保障更全”为由劝其退保重购。听到“收益更高、保障更全”李女士十分动心,在该中介“专业人员”的引导下办理了退保。然而,退保后计划重新购买的保险,因健康告知问题被拒保,李女士不仅失去了原有保障,还因退保损失了大量已交保费。当她再联系中介时,拿到李女士退保后提成的佣金,这位“专业人员”早已失联。

  风险分析

  1、信息泄露:非法中介获取客户信息,可能将其用于非法活动,导致客户隐私泄露、遭遇诈骗等风险。

  2、失去保障:恶意诱导退保,使客户在退保与新保衔接期失去保险保障,一旦发生风险,客户需自行承担全部损失。

  3、经济受损:退保时,客户往往因提前解约面临高额手续费,新购保险还可能因中介误导,购买高价低质产品,造成经济损失。

  风险提示

  1、核实身份:购买保险、咨询业务务必通过保险公司官方客服、正规代理人等渠道核实对方身份,切勿轻信陌生电话、网络信息。

  2、谨慎退保:退保前详细了解退保损失、保障中断风险,咨询保险公司专业意见,切勿盲目听从他人诱导。

  3、提供线索:如发现可疑中介活动,及时向保险公司或监管部门举报,共同维护保险市场秩序。

  让我们一起行动,打击非法代理退保机构,维护保险市场秩序,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这是每一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有效遏制非法中介的侵害,让保险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坚实保障。

编辑:王亚茹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